中国经济上半年“成绩单”发布。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其中二季度增长5.2%。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
从6月当月看,工业增速大幅增长,消费、投资等部分经济指标数据出现回落。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比上月加快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比1~5月回落0.9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同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是一份含金量非常高的成绩单。这是在二季度以来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外部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非常不容易。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现在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内部结构性矛盾还没有根本缓解,经济运行的基础还需要加固。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制造业增长7.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8和3.1个百分点。从行业层面看,6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表示,上半年6.4%增速背后的支撑力是先进制造业、高技术行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对整个工业经济运行支撑力非常强劲。
受制于出口等因素,下半年工业生产动能或将有所减弱。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接下来工业生产增速或有一个持续放缓过程,全年工业生产增速将持平或略低于GDP增速,经济增长动能将向服务业拉动切换。
“五一”、端午假期需求集中释放后,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放缓。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盛来运介绍,上半年消费有几个特点需要关注。比如,服务消费加快,假日消费拉动作用增强,部分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绿色消费渐成新风尚,“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新的消费模式和业态层出不穷。“上半年中国消费市场,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带动下趋于活跃,发展态势向好。这意味着下半年消费发展是有支撑的。上半年的影响因素、消费态势在下半年会得以持续。另外,消费政策还会继续加力。”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告诉第一财经,受益于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和政策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预计政府消费托底作用增强,对社零改善形成重要支撑。
投资方面,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8%,比1~5月回落0.9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制造业投资增长7.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2%。
扣除价格因素影响,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3%。从环比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12%。
盛来运表示,虽然上半年投资名义增速有所回落,但扣除物价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基本稳定。考虑到价格因素,投资实物工作量并不低。另外,投资结构继续优化改善。盛来运强调,固定资产投资潜力仍然非常大,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王青表示,上半年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基建投资在对冲外部波动等方面较好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作用,也是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前置发力的一个具体体现。下半年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将进一步发力,用于基建投资的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都有可能加发,扩投资力度将相应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