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位于香港岛东区筲箕湾东大街的傲华ORIA联合美联物业推出“出租物业保险优惠”,该优惠规定,在交收新房后三个月内于美联出租该房产的买家,将获得约2000港元的保险优惠。
美联物业住宅部行政总裁布少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出租物业保险优惠”的推出是为了吸引以收租为目的的长线投资者。
布少明称,“租金升、楼价跌”是2024年香港住宅类地产的趋势。随着香港特区政府积极吸纳人才,同时宣布扩大各大高校留学生在招生人数中的占比,导致过去一年香港租房市场增长强劲。2024年,香港住宅租金升幅超5%,而楼价却下跌约6.8%。
新盘优惠频出
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数据显示,2024年4月至9月期间,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曾连续五个月下跌,且从2024年初至11月,累计下跌约5.34%。
此次楼市下行周期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截至2024年底,私人住宅售价在三年多内基本保持下跌趋势。据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统计,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从2021年9月的398.1点累计下跌26.93%,至2024年11月的290.9点,跌至接近2016年8月的水平。
反映二手楼价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显示,截至2024年12月27日,该指数报137.15点,较上月下跌1.02%,这一数字仍然处于8年多来的低位,接近2016年的水平。
中原买卖合同成交记录显示,从2024年初至12月,香港九龙、新界东、新界西的大型屋苑的成交价普遍下跌超6%,而港岛区的跌幅相对较小,为3.8%。
布少明认为,基于2024年香港楼价整体下跌的趋势,2025年各大开发商将以“出货”为主,积极去库存,并保持审慎的定价策略,在开盘初期以低于市价出售的销售策略为主,后期收到积极的市场反馈后再选择“加量加价”。
外汇储备压舱石地位不减
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是2024年12月外汇储备规模环比小幅回落的主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告诉记者,2024年12月份,美联储虽如期降息25bp,降息基调却表现鹰派,市场对美国经济“不着陆”及通胀再次抬头的预期不断强化,推动美元指数走强、全球资产价格整体下跌。
汇率方面,2024年12月,美元指数环比上涨2.6%,主要非美货币集体贬值,日元、欧元、英镑兑美元分别下跌4.7%、2.1%、1.8%;债券价格方面,10年期美债收益率环比上升40个基点至4.58%,10年期欧债收益率上升26个基点至2.45%,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下跌0.8%;股票价格方面,标普500股票指数下跌2.5%,欧洲斯托克50价格指数下跌1.1%。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综合影响,12月末外储较上月末下降635亿美元至32024亿美元。
温彬表示,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中美经贸关系面临一定挑战,但也不乏机遇。短期来看,企业为应对预期关税已开启“抢出口”,预计将持续至关税正式落地;长期来看,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加强合作、产业链转移、提升商品竞争力有助于抵御外部不确定性,出口将继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
温彬还称,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对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产生了明显提振,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亦是外汇储备的有力支撑。下阶段,我国将继续推动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地生效,为国际收支保持整体平衡奠定坚实基础。
王青也提到,近期我国出口保持强势,跨境资金流动整体稳定,加之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后,经济增长动能回升,都为外储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重要支撑。王青还提醒,尽管近三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但CFETS等三大一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稳中有升,且央行稳汇率工具箱颇为丰富,这意味着短期内央行无需动用外储干预汇市。
他还预计,后期伴随美联储持续降息,美元指数上升空间有限,且在全球金融环境转向宽松的前景下,全球资本市场持续大幅下跌的风险较小。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外储规模还会稳定在略高于3万亿美元这一水平,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提供坚实基础,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央行购金大方向仍未改变
黄金储备方面,2024年12月末央行连续两个月增持黄金,符合市场预期。庞溟此前曾告诉记者,考虑到黄金在避险、抗通胀、长期保值增值等方面的优点,央行在国际储备组合配置中加入和动态调整黄金储备、多元化与再平衡国际储备资产的政策动机并未改变,持续增持黄金的大方向也并未改变。业内主流观点也认为,提升黄金储备资产占比有利于国际储备多元化,实现保值增值。储备资产多元化配置也不是个体行为,而是国际趋势。
另据中银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此前测算,2022年11月—2023年9月,中国增持黄金储备与国际金价(月均)之间为强负相关0.751,这意味着中国在增持黄金储备的过程中更加注意逢低买入而不是追高。Wind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当月国际金价环比继续回落,月内跌幅为0.98%,而11月的月内跌幅则达到了3.40%,还创下了2023年9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
不过,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王立新曾对记者表示,全球央行增持黄金,绝不是基于金价短期上涨获利,而是从更长远的视角配置黄金。
王立新直言,各国央行的储备资产,第一个要求是安全性,第二个要求是很好的流动性,第三个才考虑到回报。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的一大目的是分散自身储备资产的构成,减少对某一主权货币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则是看重黄金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加大趋势下的避险功能,有助于降低储备资产的波动幅度。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还称,我国央行增持黄金很可能是一项中长期的战略性举措,原因在于美联储经历了十几次加息之后走向降息。在此背景下,美债价值将会下降,增持黄金还有利于提升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整体质量。